通识教育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召开首届《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大赛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23/6/14 10:11:58

b6b64bf01beeebc58c1e2da9fb521af.jpg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2023年6月12日(癸卯年四月廿五),我们语文教师齐聚一堂,邀请陈嫒莉院长、隋金波副院长、刘娟教授、唐梅花副教授、薛海燕副部长作为评委及点评嘉宾,一起领悟人生三境界,开启一场没有武器的华山论剑,从经典文本中找寻更多的人生哲理。

大学语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从灿若星河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挖掘出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在这些作品的赏析、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知识阐释和价值信仰阐发相融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

在人文素质类和通识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院举行通识教育学院首届《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升”。老师们用动听的语言、优美的课件、多样的教法,为我们呈现了特殊的《大学语文》课,让我们感受到老师们用心育人,用情授课,润物无声的教学初心,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视听盛宴

022fcd36a3b871b5929a571cb217c908_.jpg

王菊萍老师激情洋溢,热血沸腾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四起,断壁残垣的战场边缘。“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毕生夙愿便是收复山河,保家卫国。穿越800多年的历史,爱国不会变。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同时他号召天下所有年轻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给我们清代一代注入了强有力的一剂催化剂,青年一代,更应该振奋气势,青春激昂,奋发不止,珍惜当下,拼搏不止。

赵璐辰老师一首《在水一方》把我们又带到了3000年那战火与浪漫共存的年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心中所思的那人,你究竟在那,可以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我努力追寻的那个目标,到底何时才能实现,可以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尽管,“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依旧不会放弃。3000年前的他们亦可以这样锲而不舍,吾辈又何不能善始善终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一场怎样的雨?词人是如何面对的?黄子轩老师缓慢优雅的语调,一下带我们穿越到了东坡先生与友人偶遇大雨的欢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不是在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与封顶吗?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引用到了,《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中国文化传承最佳的实践。罗画月老师引经据典,把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讲得深刻厚重,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大学问讲得通俗易懂,把修身、齐家、平天下作了升华和凝练。“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生们,循着这一步一步的人生进修阶梯,定会登堂入室,领略人生奥义。

90d4c34a685eef1e96bf2b3c870f51d6_.jpg

《中庸》是四书中最难的一本,在讲到该篇选段时,李红梅老师通过孔子与弟子交流的几个小故事,直接清晰表达了“中庸”的定义。更是通过辜鸿铭《对人生普遍意义的指导》提炼出了学生们,受用终生的情绪把控和自我管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对情绪的把控。“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思想。人生的哲理,就在这3000多字的《中庸》里,不需要我们再去经历失败,而是对文本全新的理解,以鞭策和约束自己,对自己实事求是。

大学生是青春的,是阳光的,又是粉色的,属于他们的爱情可能正在悄悄来临。宋洁老师本次比赛篇目为《长恨歌》,一部著名的长篇叙事诗。高中课本曾经就学过的这样一首诗,在大学,我们要传递什么呢?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长恨歌》中双重主题下,我们既要学会对李杨爱情悲剧的讽刺批判,又能看到对封建时代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歌颂。通过经典篇目的诠释,再到当下热门话题的解读,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

人生,除了自己,除了爱情,还有更重要的友情。《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连续5首来回的唱和词,让我们见证了辛弃疾与陈同甫之间的伟大友谊,也见识了这两位爱国词人极具魅力的写作风格——大量用典。“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唤鸣瑟。”这世上竟没人能懂我的心,除了你陈同甫。琴瑟和鸣,志趣相投,把酒言欢,人生的幸运,大抵如此。“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间铁。”对友人的想念已经到达这地步了,辛弃疾是多么重情重义的人生知己啊。

语文原来这么浪漫,语文也是这么荡气回肠,语文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在这一次比赛中,老师们在较量中统一,寻找属于《大学语文》的思政框架,寻找更加切合学生利益的思政元素。通过此次比赛,我们看到了:“‘热情’,青年教师积极参赛,充分展示出朝气、锐气、志气和灵气;‘认真’,教师们准备充分,态度认真,而认真是讲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最根本前提;‘精彩’,参赛教师各有千秋,思维新、视野广、仪态佳,课件精美,表现形式新颖,有机结合了案例和新技术,课程极具吸引力;‘潜力大’,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知识内容的熟悉,相信参赛的年轻教师对课程的把握将会越来越精准,对思想观念、理论体系的理解也会越来越好。”

在学院的支持下,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见证一种新型的高质量大学语文教学,同时,我们也会以课堂作为前沿阵线,发掘更多有价值的课题和写出更加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以赛促教,以教带研,以研促己。

8a749fe40fe9ffcd4d87d56051ca9b0.jpg